业绩大幅预降,这个CXO还有希望吗?
2023-02-23 02:05:47    凯恩斯财经

A股CXO药企里不少都发布了业绩情况,像药明康德、博腾股份、凯莱英业绩都是爆发式增长。

随着药物研发需求的升温带动了关键原材料实验动物价格的大幅波动,像DEL龙头成都先导因为利润规模比较小,在研发支出加大、政府补贴减少、资产减值准备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年净利润预减55.75%到69.48%。


(资料图)

在国内,成都先导是最早布局DEL技术的企业,同时拥有DEL技术与SBDD及FBDD技术,这些技术主要应用于新药研发早期阶段的苗头化合物筛选。新药研发一般分为“药物发现”与包括“药物临床前研究”、“药物临床研究”的“药物开发”两个阶段。药物发现阶段是新药研发的开始,需进行科研含量较高的基础研究开发,旨在找到并确定针对疾病或靶点具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截止目前已经建立了很深 的技术护城河。

DEL分子实体库拥有海量数据和技术提优势

作为亚洲最早规模化从事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的研发公司,为国内外大型制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支持新药研发的基金会和其他领域公司等客户提供早期药物发现阶段——化合物筛选服务。

能够根据自身积累的海量合成数据、筛选数据与化合物活性数据,截止去年上半年,成都先导的DEL库分子数量已超过12万亿。同时,通过系统化的库分子设计,增加合成分子骨架的种类超过6.000种,基本涵盖了所有当前已获批上市的小分子药物的核心骨架,以及临床在研小分子项目的大多数优势骨架,合成砌块接近 40,000 种。

在已有小分子化合物库、大环化合物库 共价化合物库、蛋白降解化合物库分子片段化合物库的基础上,扩展了靶向RNA的分子库等类型并且靶点筛选上的功应用,拓展了分子类型和可成药靶点的范围,为追踪创新药前沿研究的制药企业和生物技术公司提供独特的新分子实体。

成都先导还建立分子片段总数超过4万种的DNA编码片段化合物库,并成功用于靶点筛选。另外,公司实现了从给定活性分子结构出发,采用DELT技术实现了分子的定向优化,以较短的时间设计、合成和探索了给定分子的邻近化学空间,提升了分子的活性或成药性属性。

就没有竞争者了吗?也有,药明康德是DEL领域后来者,做了DEL研究,可以切入药物研发早期阶段,为后续CXO业务引流,目前药明有DEL库分子数量规模约为900亿个,服务客户超1200家。药明康德DEL业务近年来收入增长迅速,其所在的生物学业务2022年上半年营收占比在6%左右。未来其他做CRO一体化的企业可能也会进入DEL研究,自己布局了DEL之后主要服务内部项目。不过由于体量问题,还是像成都先导这类少数技术领先的DEL服务龙头供应商,这类企业仍会凭借先发优势及其规模实现快速发展。

多种难成药点成功筛选出苗头化合物

成都先导不断优化筛选方法,扩展筛选应用,已经有了不少结果。到22年上半年,已经筛选来自客户立项的51类不同靶点类型,其中包含蛋白-蛋白相互作用、转录因子、磷酸酶、蛋白复合体、脂肪酶等传统意义上难成药靶点或具有挑战性的靶点,在报告期内完成的项目平均成功率近80%,筛选项目的平均时间周期缩短至3个月以内,这一系列数据高于工业界 HTS的平均水平。

去年上半年,筛选合作项目已经完成了8个项目的化合物知识产权转让。筛选出具成药性的化合物并实现化合物知识产权的成功转让证明了成都先导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平台的先进性,推动了全球小分子新药研发的发展。

尤其是去年10月份与开拓性药物发现公司C4X Discovery Holdings plc(AIM: C4XD,以下简称“C4XD”)宣布达成合作,以期发现针对炎症性疾病靶点的新颖小分子苗头化合物,供C4XD进行进一步开发,为临床前开发和许可转让输出候选化合物。

自主研发新药管线丰富,自研项目推进至临床后期

DEL技术最大的优点是筛选时间短,成本低,可以实现对复杂靶点的筛选,所以很多企业也想尝试,更换不同的药物发现策略来找靶点。

到去年上半年,成都先导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新药研发项目约有20项。

项目名称

项目进度

4个项目正在开展I期临床

进展按研发计划进行

2个项目已完成在多个药效模型的体内药效模型验证以及预毒理实验

项目已处于候选化合物(PCC)阶段

1个项目已完成动物药效的评估

正在进行样品制备进行预毒理研究工作,项目快速推进

4个项目处于候选化合物的优化阶段

正在进行体内外以及成药性的评估

10余个项目分别处于FIC的靶点验证、苗头化合物的筛选以及结构优化阶段

凭借护城河搬的技术优势,成都先导已成为全球DEL技术领域研发服务企业中获得最多合作项目的企业,合作对象包括辉瑞、强生、默沙东、武田制药、勃林格殷格翰、利奥制药、LG 化学、基因泰克、Aduro、Forma等国际制药巨头、知名生物技术。

去年是关键的一年,是成都先导对自己重新定位、重新规划的一年,形成了“一个愿景、两大创新药类型、三种商业模式、四个核心技术平台”的新发展战略,聚焦新药发现与优化重点发展方向。 有了新药研发服务、不同阶段在研项目转让、远期的药物上市这三种商业模式,那么,这就意味着,成都先导既可以打造新药筛选的上游发现平台,还可以打造批量产生原创小分子和核酸新药的下游开发平台,既做上游也做下游,把自研项目持续往后推进至临床后期。

成都先导的赚钱能力可不可持续?

有了众多技术优势,成都先导是通过收取不同阶段研发费用来赚钱。

化学合成服务是DEL库建库中可实现的技术,其他服务也是DEL库定制的后续技术培训服务费,这两块业务都可以属于DEL库定制服务里。

还有化合物结构知识产权转让费,就是DEL筛选服务之后,若是客户选择接受所获得化合物结构IP(知识产权是属于成都先导的),就要给成都先导付费。

此外,还会收取里程碑费,收取主要是根据小分子化合物受让方的研发进度决定的,假如转让的化合物项目进入毒理试验、临床Ⅰ期、临床Ⅱ期、临床Ⅲ期及药物上市等阶段,还可以根据合同约定获得一笔固定费用,金额从几百万到几千万不等。像2020 年11 月11 日,公司发布公告转让HG030 国内权益于广州白云山,获得里程碑首付款3800 万元,还有去年英国子公司Vernalis的研发服务业务顺利开展,并与部分客户在新药发现合作项目中取得了临床前里程碑费用,实现营业收入9768.3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1.4%。

也就说就是说成都先导在不同阶段收取不同费用:

无论是那个环节,貌似成都先导都可以赚钱。2019年之前是成都先导业绩大放量的时候,尤其是2016年之后,业绩增速非常快,这几年它的总营收复合增速高达101.54%。净利润也是明显的增长从2016年亏损2297万元到2019年盈利1.2亿元。

而且这几年成都先导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很好,从-181.21万元涨到了1.68亿元,赚钱能力的不断增强。另外这几年销售毛利率也上涨,2016年有66.62%,2018年、2019年提升到82.66%、81.55%,销售净利率也达到29.74%、45.52%。

但是2020年业绩明显的下滑,先是总营收消失两千万,净利润也是下滑很多,即便2021年总营收是超过三亿元了,但增收可能不增利,净利润仍不好看。2020年之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滑,2021年、2022年上半年现金流量净额分别有4349.60万元、-1534.55万元。

一个原因可能是失去了政府补贴,之前成都先导一直得到了政府的扶持与补贴。比如它增长非常快的2017年至2019年度,所获政府补助分别有1012.27万元、1930.46万元和5423.8万元。也就是说上市之前,政府补贴金额逐年递增。上市后收获了政府补贴金额开始下降。即便是2021年成都先导获得了1195万元的政府补贴,但是这一年的利润情况仍不乐观,扣非净利润只有两千多万。

另一个原因也是DEL库定制服务和DEL筛选服务收入下降,最明显的是去年上半年这两项业务营收比前年上半年分别下降19.33%、10.16%。美国市场是成都先导的主要市场,当前的盈利模式主要来自DEL技术产生的收入(DEL库定制和筛选服务),以及美国市场的销售。

2020年的时候美国疫情比较严重,一些客户的实验室在疫情期间关闭,导致部分业务无法按时完成或无法按时与客户完成交接确认。另一个角度看,它的海外商务开发活动也会受到影响,导致部分订单签订进程变缓,业务受到影响。像2020年“DEL库定制服务”实现营收8608万元,2021年“DEL库定制服务”这两年都不多。

能看出美国市场一直是主要市场,业务占比多。主要客户为全球前20大药企(例如,辉瑞、默沙东、杨森生物制药、弗玛医疗、武田制药等),海外收入多年保持在90%以上,2019年海外收入增长80.58%。2021年度公司海外营收2.54亿元,占总营收81.71%,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1.52%。美国市场一直占总收入80%左右。

也可以说,成都先导股价下跌的根本原因在于,来自美国市场的收入占比太大。美国市场收入占比过大好处在于,可以让成都先导集中战略资源开拓市场,快速盈利。但是也有短处,就是依赖单一技术,过于集中海外市场,风险就会非常大。

好在去年有多变化,虽然上半年“DEL库定制服务”实现营收较2021年同比降低19.33%,“DEL筛选服务”实现营收较2021年同期降低10.16%。但是国内营收多了一些,具体来看,美国市场以6385.88万元的营收占比46.04%。中国营收2835.58万元,占比营收20.44%。法国实现营收1993.30万元,占比营收14.37%。韩国实现营收487.79万元,占比营收3.52%。其他国家营收1762.31万元,占比营收12.70%。去年上半年国内的业务明显的增加了。

最后

尽管业绩有些波动,但对于成都先导这类具有领先技术优势以及市场地位的优质企业而言,或许应关注它的长期投资价值。

我们看除了做“一体化、端到端”的全产业链新药研发服务平台的药明康德、康龙化成,以及在临床CRO领域多年保持龙头地位的泰格医药这两年业绩很抗打外。其他在不同的细分领域拥有突出竞争优势的昭衍新药、药石科技等也顶住了市场压力。

在药理毒理的安全性评价领域独占鳌头的昭衍新药,以及在分子砌块业务极其成熟的药石科技,2020年用自己的的专业优势走进了10亿元人民币玩家市场。昭衍新药随着临床CRO和生物药CDMO以及小分子CDMO业务扩展,凭借前端业务优势向后端CDMO业务导流的纵深发展模式,能实现收入和利润快速放大。做新型分子砌块龙头药石科技,其分子砌块专业性很强,可以渗透到新药研发的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上市和商业化销售全产业链服务。

若是成都先导能够像药石科技一样,在细分领域里做到极致,那么成都先导的投资价值就会相当大。

加上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因组学的出现,很多新的疾病靶点和探针被陆续“发现”,一些药企想用这个技术开发小分子药物,但是受限于不少新靶点缺乏足够的临床验证与可筛选的小分子库以及其它治疗模式出现,像抗体,细胞治疗等,所以小分子药物没能实现预期中的上市。

为实现小分子药物研发的突破,药企开始钻研已有化合物库,利用新的靶点寻找尚未被筛选的化合物,又利用FBDD、SBDD、DEL等新一代药物发现技术,推动化合物库规模增长。正是迎合了成都先导这类药企的发展。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年上半年 知识产权

下一篇: 热议:外资1月抛售境内债超千亿,“利率弱、信用强”格局持续
上一篇: 最后一页